集市,与展会,一脉相承。少时,回到山东农村老家,总盼着农历逢十。那天镇子上有大集,老的少的一起去赶集,看各类好吃好玩的,顺便在心里品鉴一下形形色色的男女。
据说,中国集市从周朝时就有。在两广、福建等地称作墟,在川、黔等地称作场 ,在江西称作圩。现在,街道型集市少了,展馆型集市成了主流。会展业素有“城市面包”和“经济的晴雨表”之称。
美国有一位市长曾说:“如果在一座城市举办会展,就好比有一架飞机在该城市的上空撒美元!”但是在中国,即便撒的是日元泰铢,很快也变成一群飞机的战队了。中国汽车后市场的相关展会,现在一年到底有多少场?
在汽车用品行业公认的是三大展——励展宏达、雅森、九州,它们的洋名就有点难记,分别是ciaaf展、ciaace展、aaitf展。为了国际化,有洋名是必要的。我可以抛一个砖家观点来佐证:中国目前是世界上汽车用品最为发达的国家,哪怕是汽车改装,就等咱们政府科学合理地吹声哨子而已。
三个展会,有点像三国,常常你争我斗,狼烟四起。但总的说来,还是一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下的良性和谐市场竞争。何况,在我看来,虽不能划江而治,若三大展加在一起,就是一个完美的中国汽车用品展。
对展会再说说几方面的趋势观察
一、去年开始,搞整合的人都在喊“大数据”,连个洗车的都手机app了。尤其是o2o连锁店气势汹汹地杀来,房地产、钢材能源什么的都不能投了,不小心汽车后市场成为风险投资的热点。
而其中一个关键词,叫“互联网思维”。如果从这个角度出发,谁能线上线下并举,实现二者互动而非仅是宣传广告,发挥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的技术优势和“大数据库”资源,把线上功能操作起来,谁可能就会称王。
二、多年来在汽车用品界,铁将军防盗器、威威内饰、威固太阳膜、五福金牛脚垫等真正的消费者品牌,目前少之又少,大多公司的产品仅能说是行业内知名。至今所有的展会均为b2b,没有b2c的桥梁。如果真正实现消费者参与的展会,可能只有把汽车改装当作重点去下手。前几天我有幸参与了励展宏达的上海改装展会,也听说近期雅森的改装展将开幕。衷心地期盼有一天,中国的车迷们有一场自己的盛宴。
我站在展会组办方的角度,亲眼目睹并理解到他们的难处多多。我们在苛求展会服务提升的同时,是不是问一下自己,应该为他们做些什么、哪怕只是稍加委屈一下自己?
三、招观很重要,这几年4s集团的人来观展,都是车接酒候、有求必应。现在更应该考虑招展,为展商去考虑,毕竟前几年的膨胀式发展阶段过去了。每年四月份台湾的配件用品展,其实就是一个很好的标杆。
内蒙古汽车LED大灯 呼市汽车LED大灯 呼市汽车大灯升级 呼市汽车灯光改装 呼市汽车灯光